日期:2011.11.30 活動:神仙縱走
參加人員:盧桑、清原、憲治、奕興、我 共 5 人
攀登山岳:
09:20 仙山,標高 967 公尺,三等三角點 NO. 4196 ( 已遺失 )
10:30 大窩山,標高 915 公尺,無基點
11:40 崩山,標高 774 公尺,無基點
12:35 福南山,標高 835 公尺,東興水庫水源界基點
14:20 桃牛坪山,標高 727 公尺,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( 大理石製 )
15:00 神棹山,標高 762 公尺,三等三角點 NO. 4138
08:40 靈洞宮起登,16:20 下神棹山登山口,全程計 7 小時 40 分
神仙縱走為苗栗著名的縱走路線,南庄、三彎、獅潭三鄉的交界,路線由南庄鄉的神棹山開始,
峰峰相連到獅潭鄉的仙山,全程行走於上下起伏的稜線上,沿途展望不錯,有小聖稜線之稱
仙山已於今年中秋節登過,當時只是回鄉團聚,時間有限,只利用一大早登了仙山,
山項上對那綿延的神仙稜線嚮往不已,碰巧同事憲治與奕興有參加歐都那完登小百岳活動,
兩位同事均未曾登過仙山,這次休假北部的降雨機率也不低,只好住中部走,
神仙縱走於是成行;這次行程擔心的不是體力的問題,而是這縱走路線於今年九月,
有數起虎頭蜂攻擊山友的事件,地點約在 15 號救援椿附近,查網路資料,只有救援記錄,
虎頭蜂窩未被發現而尚未摘除,所以此行除了個人用具之外,防護用具也不可少
神仙縱走兩地登山口相距甚遠,除非有接泊車,否則行程規劃也是大費周章,
南庄公車站與神棹山登山口產業道路距離 4 K,急行軍也得費時 1 小時,為了節省時間,
我們兩台車先一同開往神棹山登山口,停放一台車下山用,再共乘一台車回南庄公車站,
搭乘 08:00 的公車,票價 51 元
08:30 抵達仙山靈洞宮停車場,車程 30 分 鐘整,休息 10 分鐘後出發
仙洞門也是仙山的重要景點之一,同事堅持要鑽,所以我們選擇由靈洞宮左側入山,另外,
靈洞宮右側往協靈宮方向也有登山口,兩條路線會於過仙洞門後交會
全程陡上,沒有暖身的機會,上仙山雖然只須 40 分鐘,但還是非常的喘
09:20 抵仙山,由於回程要北上,我們由南端的仙山前進較順路,另一方面,
仙山往神棹山是由高處往低處走,也較不費力 ..... ( 重點 ) ^^
第二次登仙山,這次天氣更好,天空很藍,往北方向的神仙連稜很吸睛,
往東方向的大山?
續行 ~ 稜線上以岩石為主,也就是山友常說的 " 龍鰭 "
全程約每 0.5 K 均有設置救援椿,編號由 17 ~ 1 號,但今日只記錄到 17、16、15、12、11、
10、8、5、4、3、2、1,部份不知是沒看到還是遺失了,過了 16 號椿,進入警戒區,
為了安全起見,我們先把輕便雨衣穿上,預防虎頭蜂的突襲,第一次大熱天穿雨衣......
10:30 抵大窩山,山頂展望良好,可遠眺苗栗、頭份、竹南鬧區,身上的輕便雨衣,
因為全身溼透,受不了悶熱先脫下,在山頂休息,週邊的巡邏蜂從一隻、兩隻,越來越多...
眼看情況有點不妙,先閃人再說!我們拉長了隊伍,動作放輕,也減少了交談,
雨衣雖然沒再穿上,但也放在背包垂手可得的地方
鋸齒連峰,攀岩的地形少不了
回望仙山 / 大窩山連稜
就在前一個展望處拍完照後,走前面的清原回頭提醒我們有發現虎頭蜂窩,
抬頭一看,就在距離我們不到二十公尺的樹梢上,有顆直徑約七、八十公分的蜂窩,
蜂窩週邊還可清楚看見有蜂群在活動,虎頭蜂體積少說也有三、四公分大,
驚動到牠們,可能不是變神或成仙,而是滿頭包的如來佛 .... 我們小心翼翼通過,
清原還拍了幾張照,真是搏命演出!
不久後即看見 12 號救援椿,沿途沒看見 13、14 號椿,蜂窩相對位置應該在 13 號椿附近
林中展望藍天白雲,和山下的梯田
11:40 抵達崩山,過崩山後有一大片的崩壁,這應該就是崩山的由來吧,
過崩山後還清楚聽見山豬的叫聲,但沒發現蹤影
12:35 抵達福南山,有顆七十三年設置的東興水庫水源界基石,也許很多人沒聽過東興水庫,
其實是個舊地名,東興水庫就是現在的永和山水庫
過福南山後,路徑轉為原始,林相也改變很多,遇一顆 [ 南灣產 ] 基石,用途不明
剛閃過虎頭蜂,現在又要防螞蝗 ...
14:20 抵達桃牛坪山,3 號救援椿也在這裡,有顆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,這顆基石很特別,
是大理石製,基石迷可別錯過
14:25 抵 2 號救援椿,也是往神棹山的重要叉路,前進路線從這裡改走 Y 型,
先取左約 30 分鐘攻頂,再折返回叉路取右下山
15:00 抵達神棹山,三等三角點 NO. 4138,有半邊展望,但已起霧
下到水泥路續行,水泥路段不甚好走,約 1 K 後注意左側有很多登山布條,取左穿越樹林,
可節省不少時間
1 號救援椿就在出口前土地公廟旁,雙手合十,先感謝土地公保佑,今日行程平安!
16:20 下到神棹山登山口,全程費時 7 小時 40 分
此行真是有驚無險,也驗證了虎頭蜂事件的警報尚未解除,秋天是虎頭蜂活動的季節,
近日有計劃此行程的山友,應儘量避免,當然,其它山區行程也要注意安全!
謝謝來訪 !!